美国为什么制裁赵伟?
“赵伟”就是“ Zhao Wei ”的音译,而不是他的名字(汉语名)。 查了一下,这哥们姓赵,名伟,美国的官方翻译是Zhao Wei。 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这哥们的真名其实更奇怪: 朱大卫 Zhu David 。 注意,这是身份证上的正式中文姓名——“朱大卫”(或“Zhu Davi d”),不是他自己的姓氏拼音。 这真是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 你能想象“I am your father's real name is 'Jude' (犹大)”这种剧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吗……
第二,这件事很无聊。 就2014年那事儿来说,按照美国的法律和程序,CFIUS 有权、也有义务审查所有的外资投资案,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 但是,根据《外国人在美投资监管条例》,对某些特定领域进行审查之外, CFIUS 对其他领域的交易不予干涉。 而能源(包括新能源)恰恰就在这个“不予干涉”的范畴内。 所以,从法律意义上说,CFIUS 没有干预此次交易的正当理由。 至于那些媒体炒作的所谓“高科技领域”,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高科技”的定义本身就很宽泛,而无论哪个国家的高科技行业都涵盖“基础产业(fundamentals industries)”和“应用技术”这两个大类。 其中,基础产业指的就是能源、资源和材料等。 换言之,从“高科技”的角度来看,中美两国争夺的油气管道根本就是一场“扯淡之争”——都是为普通民众服务的基础设施,谈不上什么高精尖技术。
根据美国法律,涉及民用基础设施的项目,CFIUS 也没有权力审查。 无论是否美国官员,私下里告诉中国人别买这个管道,是不符合法律的。 只有政府出面,宣布一项行政命令,暂停此交易,才算合法。 而且,就算中国真的放弃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个管道的产权归属中方能掌握的关键技术并没有增加,对能源安全的影响有限得很。 中方真正得到的,也不过是美国北达科他和南达科他州两个州的土地而已——这根本不值得中国政府派兵攻打美国(当然,美国总统会这么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