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公司的股份有用吗?
一、如果是私人公司的股份是否有效要看股份是否经过转让、出资有无瑕疵等。
依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具有股东的身份,所拥有的是股权而非资本。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数额(或股份)享有所有者的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法律责任,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公司、股东之间的权责界限。尽管公司法在股权获取、行使及其转让等方面规定并不完善,但是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我国当前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仍宜采取“登记生效”主义。“登记生效”的股权制度有利于防止公司财产被不合理的损耗,防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法人资格谋取私利,防止股东和公司另一方股东恶意串通损害公司利益。所以《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时须征得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经过转让,其他股东同意认为有股东资格的人员入股,方可成为新股东。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不能单独转让,必须全部转让。
依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不得全额抽回,否则公司行为将不受法律保护。股份转让只可以在市场中进行,不得向公司其他股东进行转让。其他股权受让人需要严格审查股权转让的合法性,对违法转让股权给股权受让人的,股权受让人可以请求转让人承担赔偿责任。
三、提醒大家:不管何种公司都不要随意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后,原股东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给新股东,为此,公司法规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意股权转让的股东声明和董事会决议、新增股本的核准以及股权变更登记等各项程序。
转让人和受让人还要就转让的相关事宜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且在30日内就股权转让事宜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在其他股东不行使优先购买权,且股东会和董事会认为必要的时候,才可以向社会其他人员转让;受让人在受让时,应当审查转让方股东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及有关股东材料,公司营业执照及过户的一些相关资料,最后到公司登记机关办理股权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