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这一概念的范畴比较大,而且比较模糊。要了解什么是国家投资,就要弄清楚国家的职能是什么,财政的职责又是什么。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政府(government)一般被定义为公共部门,它提供一种通常是无偿的、非市场的公共服务给它的公民。因此我们可以把政府的职责归结为两个方面: ①提供公共物品;②对私人财产和交易进行监管。 显然,一个政府如果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就会失去存在的合法性,而一个政府如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缺乏效率也会遭受到惩罚。所以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问题就成了决定其是否有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什么叫做公共物品呢?帕累托提出:“某种商品有的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它必须是最广泛的用途(适用于所有人);第二,它在供给方面不能是私人的。第一个特点决定了这种商品一般是不可分配的;第二个特点使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与产量相关。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商品就是公共物品。”根据这个定义,公共物品可分为绝对公共物品和相对公共物品。
1.所谓绝对公共物品是指无论有没有私人部门参与提供,该物品都必须由政府提供。否则就不具有公共性了。例如国防,警察和治安等等都属于绝对公共物品,它是任何社会都不能缺乏的。因为它们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安全问题,直接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失去它们,这个社会就陷入无政府状态,秩序失控,每个人可能面临严重的人身安全问题。
2.相对公共物品则是一种可以由非政府机构提供的物品。它有两个特征:一是供给上具有竞争性,也就是说有多个提供者;二是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或曰可分性——一个人对该物品的购买不会排除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教育、基础科学研究、某些公益性传媒等属于相对公共物品。这类物品虽然也要政府投入,但并非一定要政府生产。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来实现对这些物品的需求。当然这里所说的“购买”不是指市场买卖意义上的购买,而是指从民间征集供给。 了解了什么叫做公共物品后,再来理解国家投资的含义就容易多了。所谓国家投资就是指国家为了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是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进行的干预。而这种投资通常表现为政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