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是代表什么生肖?
首先,十二生肖没有“丙子”这个别名。 十二生肖中,地支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十二个月份,每个属相一个月,每个月有三根节气。每两根节气为一候,五根为一节,二十四节气刚好一年。一个甲子(六十年)包含了240个节气、720个候,60年共有360天。而一年的时间实际只有365.25天,所以每隔三年就会有一个闰月来补足一天的时间差,而闰月的月份是有规定的,不是随便加的。 由于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月份有关,而有闰月的年份实际上是有二十三个农历月,因此有些年份会出现“立春”在正月,而在腊月初八“大寒”的特殊情况。此时春节可能还没到,但“立春”已经过去了,这实际上也是“春打头”的现象。
那么问题又来了,“立”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是“开始”的意思,“立春”也就是春季的开始。从立春到大寒这段时间,正好是一个农历季度,也称为“孟春”,也就是第一个春天。而冬季则是最后一个春季(农历四月)来临前的准备季节,“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 因此可以这么说,农历春季与立春密切相关,而冬至则完全相反,是与“立春”完全相对的。
回到正题,所谓“丙子”实际上是“甲子”一年之中的两个节气。因为农历一年当中有十二月,一月三十天或三月六十天的情况,因此一年也就三百六十五天或者三百六十六天了。而一个节气大约十五天左右,所以一个甲子就有了九个节气,对应九个小轮回。每一个节气都有对应的生肖,也就是说每个小轮回的开始都是不同的生肖。
以立春为例,其对应的地支是“子”,当然这是农历节气中的“子”,而不是公历的“子”了。农历节气中的“子”,对应的正是属鼠人的农历生日,所以在这一天的前五天和后四天之内,都属属鼠。而立春这个节气是在正月,正月建寅,寅月与卯月互表,又因二月属于早春,所以立春这个节气又是属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