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打战?
首先,我们不可能无限制地投入资源、人力和财力去扩大军备,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有限”;其次,我们不想让战争波及无辜的平民百姓,所以我们不会主动发起对平民的进攻性行动(像美国轰炸南联盟和伊拉克那样),只对军事目标进行打击——这实际上就给我们自己设置了“有限”的范围,也就是我们在什么范围之内可以动武,而什么另范围我们就不必动手;最后,我们也不会随便卷入地区冲突中,哪怕对方是侵略者我们也一样不会“无限”地插手——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随意介入地区冲突,那么我们迟早要摊牌,甚至可能引发全面战争,这是任何国家都不想看到的。我们可以通过限制我们自己行动的“有限”来约束对手行为的“有限”,最终达成我们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线。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但正是这种努力让我们同周边国家的矛盾变得相对可控。
不过,如果其他国家违反了这个规则,比如日本试图修改和平宪法,或者朝鲜和伊朗拥有核武器并用于实战,这就打破了这种平衡,使得战争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这时候我们只能先发制人,在对方有能力损害我们利益之前损害对方的利益,迫使对方放弃挑衅行为。这是一种“有限”的报复,目的是让对方回到“有限”的边界内。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状态下,战争已经无法控制了。 从现状来看,中国不可能率先发动大规模武装冲突。因为如果美国等西方大国坐视不管,任凭中国扩张武力(哪怕是有限的),他们必然会在道义上指责中国是“扩张主义”国家。如果西方国家联手制裁中国,那么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这是中国政府完全不能承受的。除非美国人率先发起对中国的攻击,否则中国人绝对不会先出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军事上处于被动的状态。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军费开支的方式加强武器建设,提高军队素质,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击退敌人的入侵;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寻求和其他国家签订安全协议,建立联合指挥体制,共同防范可能来自海上的袭击。总之,只要我们不主动扩张武力,就不会陷入被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