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好不好?
中国民航大学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民航为主要特色的高等学府,伴随着中国民航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追求一流”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
中国民航大学学科专业特色鲜明,航空类专业国内最全。学校从1951年建校之初,先后经历了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航空学校、中国民航干部学校、中国民用航空学校等发展阶段;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航空学科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设有14个学院、3个学部、1个独立学院和4个教学部,现有41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近17000人,研究生600余人。学校坚持国际化和全方位的开放办学,先后与美、英、德、法、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4所大学、航空企业和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并于2005年加入欧洲民航教育培训协约组织(ECATE),2006年加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教育合作计划(FAAEP),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
中国民航大学名师良师荟萃,人才培养质量优异。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中专任教师99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2人,民航科技和教育专家1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博士生导师1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天津市品牌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21门。在近3000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飞行师唐兵、厦门航空公司总飞行师冯迪、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局长胡振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董事长高戈昌等杰出毕业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业内精英和管理骨干,学校“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也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位民航大学人的心中。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已经为中国民航和国家培养了16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为祖国的民航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实力强劲,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学校建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民航局重点实验室4个、民航局实验室3个、民航局重点学科2个,民航局科技创新团队2个;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11个一级学科和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民航分室1个,国家通用航空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同时,学校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十一五” 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9项,局级科技奖励132项,市部级教学成果93项,并获天津市优秀大学科技园称号。
中国民航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文化积淀日益深厚。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拥有大学城和航空城两个校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宁河七里海旁,航空城校区坐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内。校园占地15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7亿元。学校图书馆是民航系统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印刷型图书资料94万册,电子型图书40万册,并引进了20多个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群。学校建有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占地面积达16000余平方米的民航科技博物馆,该馆被北京市科委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自上世纪50年代初建校以来,学校就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60多年来,逐步形成了“爱祖国、爱民航、团结友爱、勇于拼搏”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1952年第一届中国人民体育运动大会上,学校曾打破了女子400米跑全国记录;近十年来,在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学生科技文体活动竞赛中,我校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40余项。2006年,我校获得了天津市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2009年,我校荣获全国第七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