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的孩子们到底该学什么?如何把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当中,既实现教育目的,又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国家层面,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予以规范;学校层面,有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加以保障。
课程目标的确定
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应当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针对幼儿园学生特点设计实施。课程目标的确定应遵循从上至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注意不同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和衔接,确保课程目标的完整性、系统性、前瞻性。
课程内容的选定
(1)根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宜的内容。内容的选择必须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根据目标决定什么知识、经验、能力、行为是必须学习的,什么知识、经验、能力、行为是适当学习的,力求使教学的内容“少而精”。
(2)贴近幼儿的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所熟悉的有意义的事件和问题为主。课程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积极反映生
活中的重大变动和时代背景下的重大创新,反映新世纪人类生活的变革、现代科技的进步及人类对自然、社会和宇宙的最新发现,尤其是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人类与科学”及“世界万花筒”等各类专题内容,使幼儿产生认识兴趣与问题探索。在选择内容时还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在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逻辑顺序和幼儿学习的心理顺序,根据幼儿学习的心理规律,将抽象的内容寓于具体的情境之中,选取生动活泼的符号和形象,以便幼儿直观认识和理解。
(3)体现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活动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活动特点都不一样。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才是他们的真正特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力求做到动静交替、玩乐与学习交融。如“娃娃家”、“小医院”、“加油站”、“手工制作”、“绘画”、“音乐”、“体育游戏”、“跳房子”、“抓尾巴”、“盲人捉迷藏”、“捡叶子”,等等。
课程计划与实施
课程计划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法。教学计划是课程计划的简称,它体现了课题的内容和涉及的学科领域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顺序和联系。
幼儿园的课程是综合性的,它是多种要素相互协作的过程。这些要素包括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幼儿园环境、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现有的和教育潜力所需要的课程材料,以及教与学的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