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伏天是几号?

关会双关会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7三伏时间表初伏: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中伏: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末伏: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 大家口中的“三伏天”,其实是小暑节气至立秋节气之间,即从7月13日开始,到8月23日结束,前后共40天。 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不断向北移动,地面温度持续升高,空气湿度增大,易形成气象上的“桑拿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是不固定的,需要参考公历计算。而每一年入伏的第一天,都是农历初伏第一天!如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15日(乙未羊年六月十二),那么今年初伏就从这一天开始,到7月24日(乙未羊年六月二十一)结束;中伏从7月25日(乙未羊年六月二十二)开始,到8月13日(乙未羊年七月初八)结束;末伏从8月14日(乙未羊年七月初九)开始,到8月23日(乙未羊年七月十七)结束。整个三伏时长40天。 当然,如果碰巧遇到闰年、闰月,则需另当别论。

以2016年为闰年、闰月的例子来计算,2017年的初伏时间就是7月17日(丙申猴年六月初四),从这一天开始,到7月26日(丙申猴年六月初四)结束,比往年少了两天。而今年的中伏则是从7月27日(丙申猴年六月初五)开始,直到8月16日(丙申猴年七月十五)结束。 为何有人感受不到“秋后算账”? 因为地球公转速度不只有快慢之分,还有方向变化。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既可能朝北移动,也可能朝南移动。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并不断地逼近北极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下降,白昼持续时间变短,北方地区的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早晚较为凉爽,中午却十分炎热。

而对于南方地区来说,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降雨量大,空气潮湿。尽管太阳辐射很强,但空气的饱和水气压较大,因此难以形成灼热的“桑拿天气”。 虽然进入三伏天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达到35℃以上,但是,由于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体感温度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灼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