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股多少板?
这个没法预测。 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上市首日涨跌幅与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有比较明显的关联。 比如同样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光云科技的上市首日涨幅15.47%,中微公司的上市首日涨幅698.05%! 但是如果看2013年至今的统计数据,上市首日涨跌幅和中值市盈率基本上呈现强正相关性(R2=0.49)——这意味着在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科技公司的新股能不能暴涨,关键还是看估值贵不贵。
2013年-2015年是资本市场的“新三板盛宴”;在那段时期,很多新三板的精选层公司通过转板机制,直接实现了融资需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227%,个别企业更是出现连续涨停的情况。 而到了2016年和2017年,整体A股的IPO数量已经显著高于新三板,而且质量更高,所以虽然部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热门题材的公司仍然有超额收益率,但情况已经明显的好转,没有出现之前那种疯狂。 再后来,市场出现了更加理性,但效率更高的表现。 2018年开始,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和并购重组的松绑,A股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好公司能够吸引资金追捧,而垃圾公司则跌入无人问津的泥潭。 尽管2019年以来有很多芯片、生物医药等科技行业的新股出现破发或者低开的现象,但是整体而言,科技公司在A股的首发上市表现是一直处于提升状态的,这背后是市场有效性提高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