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水有副作用吗?
对“抗生素”这个名词,人们总有些畏惧心理。其实,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是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最近嗓子疼,可能是扁桃体炎发作了……”或者“我喉咙发炎,吞口水都痛,吃什么药呀?”……这时候如果你问他要不要吃些抗生素,他十有八九会说“不用了,抗生素有毒!”其实,抗生素就像药品中的“大众产品”——老百姓用得最多、最适合的抗生素。 那到底什么是抗生素呢?它真的那么厉害吗?
我们日常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是指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由于细菌细胞通常有两层细胞膜,所以需要穿透这两层屏障才能杀死细菌。
而我们人体细胞只有一层细胞膜,所以抗生素要进入体内杀灭细菌并不困难。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抗菌药物都可以称为“抗生素”。因为抗真菌剂(antifungal agents)和抗病毒药(anti-viral agent)等,虽然也属于广谱抗菌药,但它们不能被称为“抗生素”。
既然抗生素能杀灭这么多病菌,那我们生病是不是应该多用抗生素来治病呢? 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身体抵抗外来病原体入侵,依靠的就是自身免疫力和抗生素的帮助。当我们身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我们需要使用抗生素时,有时候可能只需要服用几粒抗生素,就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细菌或病毒。但是,如果我们的身体抵抗力弱,无法战胜外来的病原体,这时就需要更多的抗生素帮助,否则疾病难以控制,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并适时调整用药方案,才是确保药效和安全的根本保证。
当然,随着抗生素应用的广泛性及频繁性,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比如胃肠道反应、皮疹、腹泻;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导致肝、肾损害,造血功能异常甚至死亡等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监测相关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