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代表哪个生肖?
伯是古代一种官职,夏商周时期,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为“甸”或“侯伯”,再分封给功臣;春秋战国以后,周天子失去了直辖地区的控制权,这些地区称为“邦”或“国”,邦国君主称为“霸”或“伯”,而诸侯国的国君在周代被称为“侯伯”。 那么为什么用“伯”来表示五行的木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尚书·舜典》记载:“舜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指吉、凶、军祀)者,予(我)其姓曰伯,字曰契,庶兹(这样)永保天命’。”这里“伯”“契”并称,可见契和伯都是舜的姓名。 《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了此事:“虞舜者名重华,号曰陶唐氏。舜之父瞽叟之子叫象,舜的兄弟名字叫伯,昵称有虞。” 古代的伯是指舜。
上古时期姓氏一体,男子称姓,女子称姓加上氏。所以舜除了名字外还有别号。舜因出生在姚墟,故姓姚;因居住在妫水旁边,妫是姓,舜又因生于诸冯,所以诸冯又叫作姒邑,这些地名合起来就是舜的姓——姚妫姒(yáo guī sì). 到了周代男女区别姓与氏,周王姬姓,齐国姜姓,宋国子姓。其他小邦国大多以地名为姓,如晋侯姬明,卫侯姬叔,燕侯姬谷。
由此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的伯实际上就是指舜这个人。 舜因为发明了耕种技术被尊为农耕之神,他的后裔中有一个叫挚的做了殷商的君主,即帝挚。后来这个爵位传了一千多年,传到周文王时,周武王伐纣后建立了周朝。
为了纪念舜这位农耕之神,人们用他的一个爵位称呼他,这就是“伯”的来历。同样道理,周文王的爵位叫做“伯”,而周武王的爵位叫做“季”。他们死后葬在一起称作“毕”。他们的父亲周文王陵墓称“灵台”,而这座陵墓所在的地方称为“雍”。 周天子直接统辖的区域叫“王畿”,也叫“王城”或者“京师”,而天子之外的诸侯国都称为伯爵。可见在古代伯爵其实就是国君的意思。 所以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篇)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周公那样好的德行,即使长得丑一点,笨一些,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了。说明周公不仅德才出众,而且相貌堂堂。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又说:“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见浊而静之徐清,孰能见默而昭之大明。”这里的“朴”“谷”“浊”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人——“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