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宝宝在出生4个月后,从母体带来的铁元素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就容易缺乏铁而导致贫血。一般6月龄以内的婴儿发生贫血的可能较小,但6个月以后的宝宝随着辅食的添加,如不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就容易导致铁摄入不足而诱发贫血。 因此对于6个月以上且容易腹泻的宝宝来说,如果饮食中铁摄取不足的话,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应对方法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对宝宝来说,可能缺乏营养的原因是因为吸收不好,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改善宝宝的饮食习惯,如果是这个时候还不会咀嚼辅食的小宝宝就需要把食物处理成泥状,注意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如果是已经学会咀嚼的大宝宝,就可以给他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鸡蛋黄、动物肝脏等,同时需要保持食物的多样性,不要过度追求单一的营养,以免引起宝宝不适。 另外,由于胃酸浓度低难以激活胃酸对铁的吸收,所以给宝宝吃的食物应该尽量软烂一些。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增加肠道内营养素的吸收。
2、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出现厌食、消化不良的情况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有助于增强食欲、促进消化,从而增进营养的吸收。 对于严重的贫血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及叶酸口服,以促进神经发育和造血功能,并注意观察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使用,以防产生不良影响。
3、静脉注射铁剂 对于严重贫血、胃肠道不能吸收铁剂或者服用铁剂无效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静脉注射铁剂来治疗缺铁性贫血,这也是补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注射铁剂可快速有效地纠正贫血症状,但是过量注射铁剂有可能引发中毒,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胃肠反应,以及全身乏力、倦怠、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因此在注射铁剂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