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地量是什么意思?
“地量”这个词是股市里面最常用的词之一,可能没有之一。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地量的定义其实有很多种。 今天老韭菜就来讲讲其中一种比较常见而且易理解的定义—— 地量,就是指某只股票成交量极度萎缩的情况。 至于什么是“极度萎缩”呢?一般来说,只有当一只个股的成交额低于2000万元且小于该股过往任何一天的最低成交额(除停牌日)时,才称为地量。如果连续出现几天的地量,则俗称“地量群”、“地量堆”。 比如下图的中国电信,在9月16号当天,成交额仅有5369万元,而之前最低的一天的成交额也有2.7亿元,因此9月16号的成交额称得上是非常低的,称之为地量一点不过分吧!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极低的成交量呢?通常来说,只有以下几种情况才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1、股价处于底部区域。由于投资者对该股后市走向分歧较大,所以谁也不敢大举介入,于是该股的成交量也就极其低迷了。
2、股价处于顶部区域。这时往往有大量的获利盘等待抛售,而有价值的投资者又急于套现离场,于是在日成交清淡的情况下出现了巨量。
3、新股权登记日到来,前期持股者持股不变,而新的股东却尚未进驻,所以在成交极度低迷的情况下出现了地量。 4、新股上市首日的成交量经常会出现地量的现象;同样,增发上市的首日也会由于主力吸纳筹码而使成交量明显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