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起什么作用?
你好,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云南省,广西省和福建等地亦产。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症。 为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历史悠久,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 《药性本草》谓其“主吐血,衄血,溺血,吐血后不能饮”。 《本草纲目》进一步指出: “白暨,止血活血,生新血,治诸血症。
一、临床应用 1.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 :用白及粉(生用)5~7g,每日3次开水冲服;或白及粉与阿胶末各10g,调服。 2.治疗胃溃疡出血: 用白及粉8g加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每次6g,每日3次服完,20天为1个疗程。如服药期间大便颜色变黑,停药后即可自消。
二、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可显著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且具有多靶点的免疫调节作用。
2.抗肿瘤作用: 对肝癌、肠癌等肿瘤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抗氧化作用: 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和自由基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还可减轻肺、肝、脾、骨髓等内脏器官的脂质沉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其他作用: 有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降血糖、降血脂,抗紫外线辐射,预防皮肤老化,美容等作用。 三、用法用量 煎服,9-15g。外用药,研末撒或调敷患处,每次适量,以纱布涂搽,每日数次。内服不宜久服、大量服用。
四、使用注意 阴虚有热者慎用。凡血燥生热、邪热炽盛、内火炽旺以及无瘀无滞者均应忌服。孕妇禁用。 服药期间宜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勿食生冷、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