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代表什么生肖?
这个问题好奇怪哦,两高指的是什么? 最高法和最高检,那不就是牛和猴吗~( ̄▽ ̄~)~ 因为按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丑为牛、寅为虎。所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或“寅月”。而十二生肖中第一位是鼠,第二位就是牛了。 所以啊,最高法的代表动物就是牛啦! 至于检察院这边,申时指下午三点至五点,也就是鸡开始归巢的时候。又因为古时以六十年为一甲子,每甲子轮回一次,从甲子到庚申,刚好是一个循环。所以庚申年的“肖猴”就是最高检的代表动物了! 当然了这个解释比较官方,我这里其实还有另一个答案。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国古代在公历前就有自己的历法,称作干支纪年法。这种纪年法把每一个年份都赋予一个特定的名称。在农历中,每年正月称谓“寅”月,二月称“卯”月……十二月称“亥”月。其中正月又称“孟春”“元春”“早春”等;十二月又称“季冬”“大寒”等。 在每个季节中又有“孟”,“仲”,“季”之分。“孟”指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仲”指每月的中间;“季”指每月的最后一周。 比如2016年是丙申年,这年的冬季就称为“季冬”。而腊月,也就是每年的最后一个月,简称“腊月”,也作“腊月”。 那么什么是“腊”呢?这个字由“月”与“猎”组成。《说文解字》释“腊”为“岁终祭祀,行大小礼。”也就是说在农历十二月要举行“岁终祭祀”之仪式。而举办这个仪式的原因是因为古人认为十二个月中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极”(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候”(小满、大暑、处暑、霜降)、“小雪”、“大雪”、“立春”。每两个节气之间有一个月份,这样一年就有七个月处于冬天。而这七个月的最后一天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这天的前一天,还要捕杀野生动物用来作为祭品。这个捕杀猎物的日子就叫做“腊日”。(二十四节气歌里也有提到这个“腊日”,“小寒大寒又新年,腊月立春雨水连。”) 据说在汉武帝时期,“腊日”是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到了晋代,腊日被确定在冬至后第四个寅日。后来这个日期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在古代,这个“腊日”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有饮酒聊天,打猎玩耍的习俗。到了宋朝,人们还在这个节日里相互馈赠礼物。
说到这里,也许你能猜到我的答案了吧。我认为两高的代表动物应该分别是“寅”和“亥”。因为虎是百兽之王,又被称为“山中之王”。而猪则是动物界中的“万人迷”,又被称为“家畜之王”。(呵呵,是不是感觉这两个代表很搭调呢?) 而“寅”和“亥”也是地支中唯一包含“虎”和“猪”的动物。并且它们在五行中都属“木”,这也符合“两高”属于司法机关的特征吧! 不知道这个答案是否满意?若不满意,欢迎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