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字代表什么生肖?

利子颜利子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树”通“鼠” 《诗经·大雅·云汉》中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其中“夷吾,微子。”朱熹注曰:“夷吾者,伐树之刑,微子者,舂米之行。二事皆细故也。”“树”通“鼠”,古代有“伐树(鼠)”、“刑树(鼠)”之典。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十年(前238年),“咸阳廷尉论杀犯盗铸钱者,非五百万。”又载二十六年(前211年),“诸生窃议,诽谤政治,诏遣御史逐问,坐罪者二百余人。”

二、“容”通“猴” 汉代画像砖中,往往可见到“象升木”——大象驮着木头或建筑往上爬的场面。古人把这种景象抽象出来,用以表示时间“渐高(猴)”的意思。如西晋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卷四十四说:“晋侯使士鞅来聘……宣公八年(前600年)八月甲申朔,晋侯燮卒。”“九年(前599年)春王正月辛卯,郑伯克段于鄢……”等等。这些文字都用到了“升”字,但是用“升”字表示的时间却有先有后,这显然是因为它们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字——前者用的是“渐”,后者用的却是“昇”(或“升”)。

古书用字如此混乱,我们只能一一加以校订。这里“漸高”的“漸”应该是“升”;而“昇高”的“昇”则是“寅”。 “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尊也。”指的就是像“象升木”那样,慢慢升高的样子。“寅”还是十二地支的第一位。这样“寅”就同时拥有了一种新的含义——“时”的含义。所以,后来“寅”与“时”常常互用。 由于十二生肖中“虎”“猴”并列,“寅”和“申”又是十二地支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为了表示“猴”在“寅”之后,“虎”在“申”之前的顺序,汉语中就有了“申寅”这个词。

三、“润”通“兔” 《诗经·小雅·雨无正》中有“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其中的“离”就是“丽”,即附着之意。“月离于毕”就是说月亮靠近(照耀、滋润)毕宿。“毕宿”又称“毕月”,正是农历六月七月夜晚天空中的闪耀星团。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农历六月七月,月亮照耀(湿润)树木和大地的现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