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为什么有猪?
因为12地支中,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些动物都叫子,只有“亥”没有找到合适的动物对应,于是乎就有了猪。 (ps:其实亥就是大象,不过古代大象不多,所以用猪代替了)。
其实所谓的十二生肖,真正存在的只有十一种,至于为什么是十一,是因为古人以十二为一个周期来记录年份,而每个月都以农历初一为起点循环往复,如此一年便是十二个“初”,十一个月圆,一月新月,如此周而复始。
古人为了记录年份,便用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搭配,形成了甲子乙丑……这样十一个组合,然而这样年与年之间的区别就看不到了,于是就采用了冬至大寒立春雨水春分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等这样交替。
那么既然有了节气,就得有个符号表示,不然记起来很麻烦,于是一种用来标记节气的“卦序排列”出现了,从下而上分别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分别用八卦中的三爻卦表示,每一卦代表一个月的节气,六爻皆阳的乾卦代表冬至小寒,六爻皆阴的坤卦代表白露霜降,一阴一阳交替的其余二十八卦则分别对应二十四节气(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雨水)。
然而“卦序排列”有一个缺陷,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重复了两次,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人们又在一年之中取了一个中间点,把十二月分为两半,每半年按节气推算,并引入了闰月的概念,逢闰月份加一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用歌谣的形式表述,并流传至今——
“节气到立,万物复苏;节气到春,水暖花开;节气到下,树木繁茂;节气到伏,烈日当空;节气到秋,金风送爽;节气到立,万物蛰伏;节气到大寒,雪拥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