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有什么作用?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等功效,主要含有苯甲酰喹啉类、环烯醚萜类等化学成分1-3 。近年的实验研究表明,从苦参中分离得到的多种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4-5,这或许可以为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新方法。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苦参药材多为东北苦参(Satyrosinum trifoliatum),也称蒙药赤古-30。2017 年,我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合作,对东北苦参中抑制 DNA 复制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发现 39 个可能的活性成分6。
此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机构在研究天然产物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上,进一步发现了包括 7-羟基香豆素、8-乙氧基补骨脂酮在内的几种有效单体化合物能够显著降低乙肝病毒 DNA 的拷贝数7。近年来有学者采用体内外细胞增殖模型和体内肿瘤生长模型来评价从苦参中分离得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效力,发现这些分子可以抑制小鼠肺癌细胞(NCI-H460)和人肝癌细胞 (HepG2)的生长,并能够显著延长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的生命周期8-9。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部分香豆素类化合物可能通过阻碍肿瘤细胞内 DNA 合成而发挥抗肿瘤效应,从而为以苦参为原料药开发抗肿瘤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除了直接抗肿瘤效果以外,一些研究者发现,给移植性肿瘤模型注射由苦参中提取的苯甲酰奎啉类或香豆素类化合物后,机体能明显增强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来实现的10。
当然,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过程以及癌细胞对于药物的耐受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这些研究发现的可能还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虽然目前已从苦参中分离得到上百种化合物,但关于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仍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相信总有一天能更透彻地理解苦参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原理,为研制新型高效的抗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