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卵泡数量一样吗?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们实验室之前做过相关的实验,就拿这个实验来说吧。 实验材料:6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0周龄,体重250±20g; 促性腺激素(Gn):FSH、LH,购自瑞士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用前先用油溶解; 排卵诱导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购自英国PeproTechECL公司; 其他试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聚乙烯亚胺(PEI),四丙胺溴化物(TPABr)和3-(4,5-二甲基噻唑-2)-苯基溴化物(MTBBr)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胰酶溶液为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注射以下药物: ① 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② Gn(20 IU/kg,ip); ③ hCG(5 IU/kg,sc); ④ EDMA(5 mg/kg,ip);⑤ PEI(1.75 g/kg,ip);⑥ TPABr(5 mg/kg,ip)。
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处死所有动物,取血,分离血清,一20℃冷冻保存待测。同时取出卵巢,以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称取100mg放入研钵中,加生理盐水研磨制成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置-80℃冰箱冻存以待测定卵母细胞数及颗粒细胞数。
每个时间点每种处理组均设6个复孔,结果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见附表。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各时间点的黄体生成素(LH)有明显升高(P<0.01),而卵泡刺激素(FSH)在hCG组有短暂上升,其余各组均无变化。
各组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孕酮(P)的水平在各给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第4天各试验药组卵泡成熟激素(MF)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各药物组间无明显差别;而血清中E2水平的升高似乎晚于MF,给药后第6天才出现显著差异(P=0.003)。
结论: 本实验中,卵泡刺激素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并不能直接刺激未受精卵子发育,尽管可以引起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并导致血清中孕酮含量升高。但是,如果预先给予雌激素,则可使无精子受精的卵子受精,并引发随后的胚胎发育。 看来每月卵泡数量是有规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