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在五行中属于什么?
“红”是什么?它是一个颜色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在五行里属于什么呢?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在古代,人们认知世界的观念与现在不一样,他们没法像我们这样把世界切分成物质、能量、信息,也不能分清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学科;所以古人认知世界都是整体而又具象的。比如说,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而带有草木之色的,水是黑色而带有光泽的,火是红色的……这是五行学说的来源之一。
当我们说某种东西属“水”的时候,并不是说这种事物具有水的性质,而是说这种东西对于人的感官而言,类似于水给人的感受——清、凉、滑。所以说,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古代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成立的。 那么古人说的“土”是什么呢?不是指大地表面的那一层土壤,而是指一切有形的东西的总称(当然不包括人类),也就是说“土”是包括地面上的和地下的所有物质在内的。
同理,古书中所说的“金”“木”“水火”也都不是单指今天我们所认识的金、木、水、火四种元素。它们是指不同的事物,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对人的感官来说,它们是冷热的、硬的、脆的或湿润的。 如果一个人对五行学说稍有了解的话,他肯定知道这些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需要找出一种物质,它的属性同时包含“金”“木”“水”“火”即可。这样的东西显然存在吗? 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找到金属就可以了。因为金属的特性同时包括了“金”“火”,如铅,在冶炼后形成合金,其特性同时包含了“金”“火”两个属性,而且它还是“水土”的结晶体。所以铅在五行学说中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如果只根据物质的属性来判断它们的归属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古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水”不是单纯由水组成的,而是由水和土组成的;同样,“火”也不是单单由火组成的,它是由水和木组成的。 所以,判断某样东西的所属并不是看它的单个属性是不是“金”“木”“水”“火”,而是要看它的整体属性的偏向。 如果说属性的话,那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