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缅甸是什么比赛?
友谊赛,双方都派出二队,中二是以U23为主,缅二则是以联赛冠军班底组成,再加上两名在外漂泊的归化球员,两队合计49名球员报名,相当于一场友谊赛有将近一半是替补。国足七名首发里只有王刚一名老将,其余都是97年以后出生的球员,可以说这场比赛的胜负没有实质上的意义,考察队员和建立信心才是本场比赛的目的。
虽然中缅两国足球水平差距明显,但是缅甸联赛由于资金问题,球队阵容经常发生变化,而且很多球员缺少系统的训练,整体水平和个人能力不高,但胜在他们都跑不死、拼劲十足,加上天气闷热,场地条件差,对中国队的脚下技术含量要求高的球员来说非常不利。中国队在场上虽然占据优势,但是没有形成有效的进攻套路,传切配合做得并不好,多次有机会都是单兵作战,前锋拿球背身拿球的时候往往会被逼抢导致失误,只能远射找感觉;而缅甸队后防线失误频频,门将几次出现低级失误。
上半场中国队几近完美的防守体系被缅甸队一次偶然的机会打破, 10分钟的暂停时间让对手调整了状态,开始利用快速反击寻找机会,中国队后防线的几次盯人不到位让对手获得了绝佳的单刀机会,多亏门将表现神勇,先后化解了两次单刀机会,帮助球队守住平局。
下半场中国队做出调整,用郜林换下了张玉宁,试图加强中锋突击,不过收效甚微,反而使前场的控球局面变得被动起来,对方阵型收缩得较为紧密,难以找到破门机会,直到最后时刻由队长吴曦利用前插获得绝佳的单刀机会,才打破了场上僵局。随后对方球员再次因为手滑造成了致命失误,这次抓住机会的是阿兰,他在门前抢射破门完成了梅开二度的同时,也帮助球队拿到了胜利。
中国和缅甸一直是友好邻邦,两国关系从50年代一直持续到今天,从1960年缅甸接受中国的援助,开始建设敏加拉栋水电站,两国建交之后,各种援助项目和经济技术合作都越来越多,中国和缅甸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有比较深入的交流,2019年是两国建交70周年,两国关系已经历风雨,走向辉煌。
1、缅甸政变对中国影响甚小
2021年的2月1日缅甸再次发生了军事政变,缅甸国内的国内的很多政治团体都对此表示了反对之声,中国对缅甸政变也发表了声明,声明中提到,中国作为缅甸的邻邦,一直希望缅甸可以自行和平解决国内的事物,中国尊重和关心缅甸,是出于两国是邻邦的目的,缅甸政局的更替对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2、缅甸政局变化对中国影响分析
自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中国同缅甸的贸易往来开始变得频繁,1988年之前,两国的贸易总额不足3亿美元,但是到了2017年两国的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168.49亿美元,2019年更是达到了168.8288亿美元,两国的贸易额相差不大。缅甸是东南亚地区比较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出口贸易大大促进了缅甸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缅甸国内,尤其是边远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缅甸国内的和平,减少民族纠纷。
从贸易数额上来看,中国的出口贸易要远远超过进口贸易,出口缅甸的商品主要以轻工业和重工业为主,包括工程机械、服装布料、电子产品和钢铁等,进口贸易主要以农产品为主,比如橡胶、谷物、水产品和食糖等。
缅甸资源丰富,它坐拥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水力资源,与中国云南省比邻,所以缅甸很早之前就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来源地,中国对缅甸的天然气进口依赖度很高。除此之外,缅甸还有很多的矿产资源等待开发。
缅甸内乱对中缅能源合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比如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受到阻碍,两国的进口贸易额也在逐渐减少,比如2021年的1-2月进口贸易额就同比大幅度下滑74.8%,同时缅北地区的动荡不安也阻碍了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但是这些对于中国影响都是短期的,也是部分领域的,所以中国可以借助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组织,来缓解中缅合作所受到的打击,两国的长远发展依然是充满活力的。
总而言之,缅甸军事政变对中国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微小的,从我国的立场上来看,我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希望缅甸可以和平解决国内的问题,促进缅甸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