榈五行属性是什么?
“榈”字,未列入《康熙字典》之中! 在《汉语大字典》中,“榈”字解释为: 【酉集上】【木部】榈(ル一)——《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如宇切,音誉。【五音篇海】荣树也。一曰草名。生江边,叶似桂而圆,花白,实黑,可为漆。亦作“䔓”、“楡”。《韩诗外传》:“榈木之荫。” 据此可知,“榈”字的五行为“木”。
在《中华大字典》中,“榈”字下仅收录了“[魯魚切]語句中的助詞,不表示意義”一條释义。“榈”字古時并不表達意思,為助詞。 “语序”是文言文中的一個常識。我曾在知乎回答過一篇文與言文之間的關係,提到古人對於單字字義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往往需要依賴整句的語序來判断字義。 “鲁鱼亥豕”也是古文學中常用的典故代表誤讀或訛傳的字詞。由此推測,漢代古籍中“榈”通假爲“栌”,唐代古籍中“榈”通假爲“梠”,宋代古籍中“榈”通假爲“榆”,應該是因為古人把“襦”誤認爲“魯魚切”,或者“兪羽切”所致(宋代《莊子·秋水》中有“餞乎隰陽之水,餞乎洶洶之淵”,其中“餞”字“俞羽切”,正是“蘆葦”的別稱)。
综上所論,“榈”五行應當屬於“木”。 ——以上文字抄自百度百科;原處於此鏈接: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897263.html#answer-153049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