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这么强?
因为其他球类运动,中国在世界上能够跻身前列的只有羽毛球和跳水这两个项目了,而这两种项目,其他国家也是很强的,所以只能是中国队在单打双打上面称霸。而中国足球、男篮在世界上的排名就不说了,连亚洲都经常没进,而排球虽然世界排名高,但是中国的成绩并不好,经常在奥运会和世界杯上无缘决赛。 因此说在中国乒乓球外,中国队在任何一个体育项目上都不可能称霸世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在乒乓球以外,中国的优势项目还是在羽毛球和跳水这两项上,而像篮球、排球这些项目的竞技实力只能说一般。至于足球,那是另外一回事。
为什么只说乒乓球以外的项目呢?因为中国的乒乓球确实是独一档的存在,其它任何国家想击败中国队的乒乓球组合都是难如登天,这一点不管是日本还是韩国包括欧洲的美国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只要中国愿意,乒乓球这个项目是可以一直拿冠军的(奥运会世乒赛)。 但是其它的项目就不是这样了。以羽毛球为例,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往往是势均力敌甚至有时还拼不过别人。像最近两年中国女足的成绩就不如以前,甚至在奥运会上小组都没有出现。
其实说到最后还是人才的问题。如果运动员不断输出顶级的人才,哪怕再努力训练,那项目也很难有起色。比如美国NBA每年都在中国选秀,选中的球员一般都是打球很厉害的,但这些人进入NBA后能不能打好另说。而日本的篮球国家队队员即使在美国大学联赛也都是打得好的,但是进入NBA后能打的球员就少得多了。这应该也是各国各体育运动项目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吧!
中国乒乓球队称霸世界乒坛多年,获得无数荣誉。中国乒乓球队能够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除了队员们自身刻苦训练,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综合看来,这些因素主要有四点。
1、器材革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乒乓球器材经历了几次重大革新,特别是1996年到2000年短短几年时间里,就经历了三次大改。这期间,球拍底板由木板底板发展到超重量底板、球拍套胶由生胶/长胶转变为正胶/反胶,最后是由乒乓球小球改为大球。以上器材的革新,对乒乓的技术、战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而在这次大改革中,只有中国乒乓球队从管理、教练到队员,上下一致,投入了全部力量加以研究落实,因此,在器材变革中占据了先机,这成为中国乒乓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爆发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批乒乓人中,王励勤、王皓、马琳、张怡宁、王楠等等都逐步成为了世界乒坛的霸主。
2、重视女队的发展。过去,中国乒乓球的薄弱环节在女子乒乓方面,尤其是女子团体方面更是短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从国家战略高度考虑,举国体制集中国际上最优秀的女教练和各地最优秀的女队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加强女子乒乓的集训。同时,女队也得到了男队的大力帮助,特别是,许多男队教练直接管理女队,采取男女合练等特殊训练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如今的中国女乒不仅彻底摘掉了“世界二流”的帽子,且称雄世界乒坛。
3、立足本土,重点发展青少年训练机制。中国乒乓立足本土,确立了从基层青少年选拔人才的轨道,并给予政策倾斜。在训练中,特别把青少年培养作为国家队的常备工作内容,定期开展“海选”活动,使中国乒乓始终保持了旺盛的人才动力。相比之下,韩国、瑞典、日本等乒乓球传统强国,采取的是开放的培养方式,重点在国外挑选有苗子的运动员,回国后进行训练,这种“二传手”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国家队始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长此以往,实力必然每况愈下。同样,在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欧洲和日本的运动员都是以1975-1980年间的运动员为主,而中国运动员基本都是1985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比对手年轻了10-11岁,这种“以小打大”,使得年轻队员在体能上压倒了对方,这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获胜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