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是如何发展的?

徐离伟佳徐离伟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四纵四横”建设方案的确定 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以来,首次以公司的名义发布了《中国铁路发展建设规划(2013-2017年)》。规划的中心是构建以铁路主枢纽为中心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和“八纵八横”干线铁路网。这“四纵四横”线路与京沪、京港澳、沿海和兰广四大铁路通道紧密衔接,在区域上大致涵盖了长江南北、东西方向经济发展最有韧性的地区。 在这项规划中同时公布的还有“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和改建的铁路项目,其中就包括了哈大客专、郑徐客专等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以及京昆、包银等时速200公里以下高速铁路或城际铁路。这些项目的总投资高达4.5万亿元人民币。 这项规划还第一次明确了各条铁路的建设标准——即时速250公里的客运专线,预留时速350公里条件;货运铁路预留时速160公里条件。

2、八横八纵的提速 到了2014年,随着沪港、沿海、兰广等通道的逐步贯通,以北京至哈尔滨这条纵线为例,除了已有京哈铁路外,增加了一条沿渤海湾的途径辽宁的线路,同时增加秦皇岛等站,使得旅途时间大大缩短。 而这一年的另一个重点工程武广客专的开通则实现了“八纵”中京沪、京港澳两条大动脉的连接,形成了全线通车。 这条线路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华南地区的旅客出行,更是实现了广东与云贵川渝四省的物流共享,对促进西南地区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3、“350时代”到来 进入2016年后,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的专利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期获得欧洲专利局的授权数量从6件跃升到24件,排名全球第一,成为中国高速列车走出国门的重要知识产权支撑。 同年12月,世界上首座高速重载铁路桥梁——大同特大桥建成通车,这座桥也是集智能化、轻型化于一体,具备抗裂耐腐蚀、高强轻质的新型混凝土结构。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山区高速隧道施工难题,为“八纵八横”的打通提供了可能。 而这一年开通运营的兰广客运专线更是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设计时速亚洲第一,隧道长度亚洲第一,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全线难度最大。兰广线的建成也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全面实现“八纵八横”的加速梦想。

程鹏超程鹏超优质答主

1、2015年7月建成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 2、2016年建成全球第一条时速400公里货运铁路运营线,即广深智能物流园区线路(广联达)——这条线的试验成功,解决了高速运行状态下的列车脱轨问题,为日后高速动车组铺平了道路;另外也实现了无砟轨道的国产化和实用化。

3、2016年底建成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化全自动高速铁路,京张快速铁路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全智能化铁路(包括信号系统),是后来京沪二线建设的蓝本之一。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打造世界级的高铁技术能力。也是第一次实现“长距离”“全天候”无人职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