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衰退的原因?
1、房地产泡沫 这是最明显的原因,也是国家最不愿意承认的,房地产透支了未来的发展潜力,挤出了实体的经济发展,导致现在房价跌了大家都不愿意买,因为还着月供房子还在贬值,根本没有人有能力再去投资房产,所以房价不可能再回升到高位,只能继续降价,而很多人为了去库存,只能降得更低来刺激市场,国家出手调控也只是在限涨限跌,不可能真正让房价下降,毕竟房地产泡沫是最可怕的泡沫。
2、国际环境影响 欧洲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加息周期可能启动,对我们出口贸易影响很大,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本来就在下滑的制造业雪上加霜,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外贸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同时国际上很多资源价格水涨船高,我们既要应对来自国外的输入型通胀又要稳住国内的物价,难度加大。
3、产能过剩 钢铁、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出手整顿,很多中小钢厂面临破产,同时也压低了钢价,不过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国际贸易形势没有好转,外需持续低迷,产能过剩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经济就依然低迷。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根本就是制度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 从98年取消粮票开始至今20多年来的发展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牺牲环境、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成本的基础上的(这些代价都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并外溢); 中国经济之所以还能保持较高增速是因为中国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仍然处于人口红利期,同时依靠政府主导的强力干预来抑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维持低端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
那么从当前的历史进程看,这一经济增长的模式在今后几十年内将不会再继续下去——因为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提升使得中国不可能再靠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方式换取GDP的增长了(也就是说不能再靠行政强制力去抑制市场的作用了),而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趋势又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再走一条像前苏联那样的“反市场”的老路;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且任重道远……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制度层面找到既能实现市场经济又能兼顾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