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米其林?

翟浅翟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首先,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和每千人私家车拥有量都远远低于欧洲和北美; 201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1.93亿辆(2016年底2.18亿辆),而欧洲和美国分别是8000多万辆和400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汽车保有量只有人家的一半不到;每千人口私家车拥有量,中国为132辆(全球平均水平是60辆),而欧洲是450辆以上(德国是900多辆),美国也有350辆。因此我们的人均每年道路行驶里程只有人家的零头,所以轮胎的消耗也很低——这从侧面也证明了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发达程度还很低。 如果按人数平均计算,每个美国人拥有0.77辆车,每个德国人拥有1.94辆车,而中国则只有0.18辆。

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6267美元(国际通货联盟2016年数据),而德国则是4.1万美元,美国更是高达5.87万美元。 所以无论按人数还是GDP算,我们都远低于欧美水平。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里,作为消费品的轮胎自然销量很大。但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轮胎企业主要靠政府补贴,出口退税等扶持政策生存,自身缺乏竞争力——这和钢铁,煤炭等行业类似,都是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导致的。

2、其次,我国现在生产的轮胎大部分用于满足商用车和轻型SUV的需求,高性能胎和高性能子午线胎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目前中国的重型载重汽车和轻型卡车销量排名世界前三,但乘用车却排得很后面甚至差点没进前十;而且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虽然规模世界第一,但大多数只生产低端车,高端汽车绝大部分都要靠进口。 因此我们国家虽然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之称,但实际上真正核心的技术我们就很少能掌握了。

比如发动机,我们国产车配的发动机绝大多数也是进口的,只有少数国产化率很高的如比亚迪DM2.0,长安福特EA888等算是例外。 再比如底盘,我们国产的车绝大多数都是前驱,紧凑型后悬架是扭力梁结构,而豪华品牌则几乎都是全时四驱,多连杆后悬架。

最后就是轮胎了,高端胎几乎全部进口,中端胎部分企业能够生产,但大多技术来源海外,而低端胎则是廉价原材料制成的。所以我们虽然号称是世界轮胎工业的第七大生产基地,但其实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却很少。

宣嗣鸣宣嗣鸣优质答主

你让一个卖轮胎的跟汽车配件抢生意吗,这要搁在外国,绝对是天方夜谭 而且国外也有这种店,但那都是开在大型超市里的,里面什么都有卖的 有的时候我就在奇怪为啥国内很多车评人、自媒体都搞不懂为啥没米其林。

就说前段时间B站的一个UP主发了一个视频,就专门黑了一下这个 而且人家不是蹭流量,是正经八百给人家打广告做宣传(当然有些UP主打着打着就成了自己的东西了) 这个视频里还介绍了各种品牌的轮胎,比如倍耐力,邓禄普,Nankang等,还有普利司通,韩泰等,但是就是没有提到米其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