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怎么才算跨专业?
1. 什么叫“考本专业”,什么叫“跨专业”? 以你现在的本科所学专业来分的话,那么你的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的话就叫做“本专业”,而其他的专业比如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就是“跨专业”了。这个“本”“跨”主要用来区分你现在所学的专业和你的目标专业的关系。 其实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粗糙的,因为有些专业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比如说金融学专业的人也会学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再比如我们常说理工科的人数学基础好,但实际上很多理工科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并没有达到很好的程度(比如我),因此这样的划分其实是不甚准确的。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在讨论是否“跨专业”时,不是以现在所学的专业作为标准,而是要以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内容做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大一的时候修过某一门专业课,或者选修过这门课,那么就可以认为你在本科阶段学习过了该门课程,否则就不算跨。当然,有些学校大一开设了公共课,这些课都是所有学生都学的,因此不能算是“跨”。但是像高等代数、微积分之类的公共必修课程大部分学校应该都会开设吧…… 我想大家之所以会有“跨专业”和“不跨专业”的区别待遇,主要是考虑到了不同专业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的不同。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两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那么在备考时就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难度会高很多。不过我认为这不是决定因素,最重要的是你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对你的本科知识有无要求。如果你的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但所报考的院校却并没有此要求的话,那你岂不是赚啦!所以,在我看来,所谓的“跨”与“不跨”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如果你本科四年修过某个专业的大部分必修课,甚至已经修完了研究生阶段的全部专业课,那你说你是“跨”还是“不跨呢?
2. “跨专业”是不是很难? “难”是一个主观评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个专业在不同人的眼里也会有不同的难度。我想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统一的答案,而且即使有答案也不会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按照上面的说法来判断,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你“跨”了很多次了——毕竟很多公共必修课大家都上过嘛~另外,就算你的本科专业就是计算机,但由于你的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全或是教学质量不好等原因,导致你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不够深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也是“跨”了哦~ 综上,我觉得大家在问这些问题之前先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再进行客观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自我怀疑。
3. 如何判断自己的“跨”或“不跨”? 这个就很简单了,只要你把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下载下来,然后找一找关于复试的要求,一般来说都会在复试要求里写明对考生本科期间知识方面的要求,比如会要求考生具有什么证书啊,学过哪些课程呀等等内容。如果没写,那就说明对你没要求,可以放心大胆地考。 还有就是要看所报考学校的报录比,虽然每个学校的报录比不一样,但一般来说,越是热门的学校,其“跨专业”的难度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