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搬迁厦门原因?
1960年8月24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行文:“福建师范大学复名为福建师范学院,并在该校内设立华侨大学部。” 从此华侨大学部从福建师范学院中独立出来,成为福建华侨大学的筹备机构,华侨大学进入实质性的创建阶段。当时,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拨款400万在福州市郊区新店兴建校舍,1961年寒假后,华侨大学部迁入新店华侨大学工程处,继续招生办学。
然而,谁也未料到,在随后两年里,国内连续发生“自然灾害”、“教育革命”等重大事件,华侨大学的创建工作被迫中断。但是,华侨大学的创建者们和广大归侨始终没有放弃创建华侨大学的努力。在“文革”期间,华侨大学的创建又屡经反复。在1980年夏,华侨大学在厦门集美正式复办。
1980年厦门大学华侨学生学习班共有398名华侨学生,由于校舍的限制,厦门大学无法继续扩大招生。厦门大学向国务院侨办提出请示,请求在厦门创办华侨大学。1980年12月9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教育部、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厦门大学华侨学生学习班”扩建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1981年起,学院在海外教育学院复办华侨大学。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83年4月,国务院侨办和福建省政府正式行文明确,厦门办学点为华侨大学的厦门校区。
1995年7月,国务院侨办、国家教委、福建省政府正式决定,撤销泉州校区,学校全部集中于厦门办学。1996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改名为“华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