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亏损原因分析?

纪玉箐纪玉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没有严格的成本管理,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重进度,轻管理”是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些施工企业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跑市场,抓生产”上面,而忽视了对成本的管理,从而导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生诸多浪费和索赔不到位的情况,使成本突破了投标时的预算。一些施工企业及项目经理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建立严密、严格和严谨的成本管理运行机制,没有把各项成本开支纳入严格的管理轨道;有的甚至认为成本管理只要做给甲方和监理看,应付领导检查就行了,因而采取虚假的行为。

不严格控制分包成本

施工企业把工程分包出去,一是由于企业自身技术条件的限制,企业自身无力完成该工程;二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减少管理环节;三是便于企业实现滚动发展等等。但部分施工企业不分情况地盲目分包,在确定分包队伍和分包单价时没有严格按照“择优廉价”的原则,工程分包给一些技术水平低和缺乏施工管理经验的施工队伍。一是质量难以保证,屡屡返工,造成材料浪费和工时损失;二是支付给他们的人工费大大超出合理的标准,使分包成本过高,给施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也不严格控制材料成本。一是由于管理水平低下,一些施工企业对工程所用材料没有进行认真地市场调查,购进价格大大高于当地的市场水平,而且在材料过程中中出现诸多浪费现象,也未采取有效的制约手段;二是部分企业、项目经理部及劳务作业层缺乏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合同意识和成本意识,对供货方(特别是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在数量、质量和单价等方面复核不严格,更没有对其缺斤少两和不合格的质量、高于投标单价或合同单价供货行为予以索赔。

不能准确地把握索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些施工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的学习,对索赔的对象、内容、期限及方法不清楚或理解有误。如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的责任如何承担;“阴阳合同”如何认定和处理;承包人超越资质等级所签订的合同如何处理;实际施工人如何保证自己获得工程款等等,在索赔时缺乏准确的依据。有的不能准确地理解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性质,不能熟练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对双方风险如何分担的规定。有的不能准确地区分哪些风险应当由发包人承担、哪些应由承包人承担,更不能准确地区分发包人的行为是属于正当行使权力,还是违法行使权力和根本不履行合同义务。因此,合同履行过程中就难以抓住索赔机会,从而丧失本应获得的索赔权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