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怎么分班?

敬诗惠敬诗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分班级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幼儿人数较多时,宜分成两个班级;幼儿人数较少时,可合并分班。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按幼儿园的实际条件设立小小班。按年龄分的班级不宜过大,班内人数不宜超过25人。

开学初,面对新入园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会有些担心,孩子是否能快速融入新集体,是否会被其他人欺负,是否能建立新的朋友等等。下面,通过小编咨询有关专家后,为大家介绍一些分班的经验。

幼儿园应该如何分班?

1、将孩子按年龄分成若干班,大、中、小每个年级一个班。这种分班法最简单,最不受重视。因为按年龄分,班内孩子的能力和所领受的教育很难平衡。

2、将孩子按年龄分成若干班,但每个年级不固定,而是混合编班。这样的分班法从表面上来看,可以避免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以大欺小的情况,但是孩子不能尽快找到年龄与自己相仿的朋友。而且,这种分班法很容易造成孩子人际交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的缺点。

3、将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分成若干班,实行分层教学。这种分班法,有利于优势互补,学困生也可以找到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同学,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但是,如果幼儿园同时设大班、中班和小班的话,老师就没有那么多,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将老师安排得更加忙碌,不仅使老师工作量超出负荷,而且还会造成教师教法不一致,教育成果参差不齐。如果规模较小的幼儿园实行这种分班法,容易让老师产生优越感,在教学过程中会松懈下来。

4、将一年级的孩子单设一个班,采取导师制。这样,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孩子,便于掌握孩子的情况,但是也容易发生师生之间过分亲近而产生乱闹、乱喊等情况。

5、将身心发展明显不同的孩子编在一个班里。这种方法虽然便于教师教学管理,但是很容易使表现优秀的幼儿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使其他幼儿滋长消极情绪。而且,如果心理发展明显不同的幼儿混在一同,在交往中极易出现纠纷,甚至酿成悲剧。

幼儿园如何缓解孩子入园焦虑

第一步:父母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刚入园时,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发现孩子在园不容易专心上课,总是想家长,甚至哭闹,家长不要只简单地认为孩子在耍脾气,每个孩子入园时都会有一到两周的适应期,如果对孩子过分关注,会给我们的孩子更大的压力,造成孩子情感发育障碍。

此时家长应该找老师多了解情况,老师也会耐心地对家长们进行讲解、疏导,并且会多留意孩子在园的表现,孩子一旦有了进步,老师便家长及时传递信息,使我们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同时,父母有空时应多陪孩子,并适当减少对孩子在家的溺爱行为。因为幼儿园中,许多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幼儿,孩子便成为了溺爱对象,造成孩子在幼儿园比在家里还要任性。在孩子到幼儿园之前,父母应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生活,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与疼爱,但是不能再幼儿园过度溺爱,否则会使得孩子在入园后变得任性、娇气,适应不了集体生活。

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树立在幼儿园可以交往的朋友,并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生活,使孩子能在集体生活中开阔眼界,增强交往能力,以利于孩子以后能否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环境

在幼儿初次入园的适应期,家长和老师应多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环境,引导幼儿发现那些静悄悄的树木和楼房在白天是不一样的。鼓励幼儿试着摸一摸小树,玩一玩房子里的玩具,使幼儿对幼儿园环境产生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幼儿园。

教师平时也应该多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多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并帮助幼儿解消错误行为和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在平时的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孩子言语不多,性格较内秀,我们就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机会面前我们要鼓励所有的小朋友去争勇第一,但同时也要发现那些不轻易开口说话的小朋友在交往过程中的优点,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幼儿在幼儿园时的言行举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