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14人轮换怎么安排?
首先你要明确一件事,轮换不是平均的,而是有重点的——大部分时间的主力,关键时刻的替补。 14个人分成三梯队,每个梯队四个球员。第一梯队上场时间最多,第二梯队次之,第三梯队最少(最后时刻绝杀不计入上场时间)。 第一梯队的四人,是场上攻防两端的核心,也是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的人,他们持球的稳定性、面对压迫的高丢球率要出色,在阵地进攻中的背身单打、突破造杀伤也要多,在防守端他们的封盖、抢断也得多。这四个人应该是最先确定下来的人——能抢到篮板、能组织、能投三分、能防守、身体素质好。 这样确定下来的第一梯队一般就是场上最强的几个人了。
第二梯队的人员可以稍微宽泛一些,主要是盯防对手重点球员和关键球能力。如果第一梯队人员充足,那么这一批人就没什么球权了,主要作用就是防守和篮板。如果有两名以上第一梯队球员伤病史或年龄偏大,可以考虑给这帮人增加一些进攻权限,作为突击手使用。 第三梯队人数可以比较少,主要职责是为前两梯队保留体力,或者充当终结点,以及关键时刻的防守尖兵。 这个轮换不是死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对手进攻不流畅的时候,可以把两个梯队的人手都上提,加强防守;对手打出势头的时候,可以及时换人稳住局面,等等。
总之,这个轮转的精髓在于“有重点”这三个字上面,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少数人身上,而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这是建立在大量实战经验和严格体能训练基础上的一种直觉反应,很难用文字来形容,题主可以多看看NBA和CUBA的比赛来理解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