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子位是哪?
“子”指的是子女,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正妻所生的长子是“嫡子”,其他的孩子都是庶子;而“室”在古代特指妻子住的地方(所以有词“回房寝宿”),由此引申,古人把正妻称为“元配”“正室”,把后来的小妾叫作“侧室”。 把“正室”和“侧室”联起来叫做“屋子”,这个“屋”字又借用到人的身上,表示家族中地位低于自己的晚辈(比如“祖孙”中的“孙”);而这个“屋”还进一步表示身份比自己低的人(比如“奴仆”中的“仆”)。 所以这个词用在地理上,是指住宅的正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房间”——现代城市住房基本上是按照公寓式设计建造的,所以“房间”一词开始泛指所有的房屋内部空间了。
我猜题主可能想问的是卧室在房子里的什么方位。因为“卧”本身就有“睡觉的地方”之义,所以“卧室”就是用做睡觉地方的房间。如果这个房间正对着门口,那就是所谓的“睡房”或“居房”了。——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的作息应与天地相应,天明了起床,天黑了睡觉,所以床应该安放在背阴的房间里。
不过现代人已经不太讲求这个了。 附一个关于“居室”的知识:古代的房子没有专门用于卫生间的房间,因此厕所、浴室等位置并不固定,有时设在东北角(东北为卑湿之地,不易干燥),有时设在东南角(东南为阳宅最不利之方位)。宋朝时,皇帝下诏让大臣们将厕所圈起来,盖起来,因此才有了“厕舍”之称。明清以来,才有了一间间独立的卫生间,此时厕所才固定在西北角,于是出现了“厕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