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消费失衡原因?

衡梓楠衡梓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人们在做决策时受两个心理影响——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

1. 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的感受力和获得的愉悦感不同,失去一元钱所带来的痛苦大于得到一元钱所带来的快乐。 所以人们在消费或进行其他交易时往往更谨慎,而投资时则容易冲动。

2. 禀赋效应:当人们已经拥有某项物品时,会对之的评价显著高于未拥有该项物品时对他的评价。所以人们常常高估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价值(比如你现在的手机,假如丢掉了会舍不得),而且很容易给自己制定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花销预算。

因此在这两种心理的影响下,尽管储蓄率是高于消费的,但投资却往往会超出储蓄。 以上只是从心理层面解释了投资过度的原因,但从现实角度讲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 我最近正在研究中国居民部门金融资产的风险结构,所以还试着从风险偏好变化的角度进行了解。 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通常可以分为两类:风险回避者(risk averse) 和风险追求者(risk seeking)。前者对于风险的厌恶要远超过后者,他们更愿意放弃当前的消费而将钱存在银行里,因为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损失;而后者则更加倾向干冒一定风险获取更高的收益。

当然大多数人是介于两者之间,属于风险中性者。 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人们的偏好是没有发生风险的,即处于风险中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进行借贷和投资的行为是不受影响。 但一旦通胀上升或者失业出现恶化,人们的风验偏好就会随之改变。为了保持同样的满足程度(即消费者剩余),人们会更倾向于减少目前的高风险投资和借贷,改用储蓄的方式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综上,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投资和消费的失衡,都是基于人们对风险和损失的不同认知而产生的。 作为理性经济人,我们在做决策时应该尽量淡化自己的情绪,用逻辑取代直觉,这样才能做出理性的高概率正确选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