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黄芪的副作用吗?

时莎时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从历代文献来看,黄芪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主气虚,胸痹,腰痛”,说明黄芪用于补气虚、治胸痹(冠心病)、治腰椎间盘突出有悠久的历史。 从唐代药圣孙思邈开始,到明代李时珍,都对黄芪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气,治肾虚,痘疹之病。……此物温而补益,益元气,壮脾固肾,凡一切虚乏之人,皆宜食之,生肌长肉,补血行水,兼解热毒,去痈肿。”

这里对黄芪的补益作用、适应证都进行了阐明,同时,李时珍还指出了黄芪的副作用——“疮家勿服”。 他认为长期大量使用黄芪,可能会加重疮疡的病损,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 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国药典》中也对黄芪的毒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毒性:尚不明确”。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毒性”不等于“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二、现代医学研究,黄芪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目前西医对黄芪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药理方面。有学者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发现黄芪及其有效成分能够影响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水平,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也有学者发现,黄芪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抑制肝纤维化,防治肝炎后肝硬化。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黄芪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骨质疏松的报道,均证明了黄芪的疗效;但也有个别病例报道,服用黄芪后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予重视并加以鉴别。

综上所得,目前虽然没有发现长期服用黄芪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但基于中药的复成分性、多靶点性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隐患,我们对于老幼体弱人群还是应当谨慎使用,特别是当患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时,更需注意。 不过,即使使用了中药也要定期检测肝功能、肾功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