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基金能分级吗?
谢邀。 按照题主的假设,为了减少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并降低基金管理人的操作难度(实际上这两项风险是息息相关的),将货币基金分拆成“收入型”和“支出型”两类产品,或者把股票、债券基金进行分类管理。 通过这种机制设计,当市场出现极端情况导致某类资产暴跌时,投资者可以自由选择将手中的“收入型”基金赎回变现或将其转换为“支出型”基金继续持有,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自己的损失。
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区别对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就开始尝试将基金划分为多种类型,供投资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和搭配。 目前各国普遍推行的是将基金分为激进型、成长型、平衡型、谨慎型等几类,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中国国内目前也实行类似划分方法。 但是这种方式只关注到了基金之间的差异性,却没有体现基金在单个投资者组合中的功能性。如果将一笔投资看作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应该是有自己特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就像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个性缺陷一样);同时,不同的人对于风险的敏感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很在乎钱的得失,而有人却认为钱乃身外之物,无所谓亏赚)。
与其将基金简单分为几个类别,不如考虑为每个个体建立合适的投资基金组合——这也许才是真正的目标。 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主动型基金的分级就可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