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有什么作用?
颅骨(Cranium),又称脑壳、头盖骨,指围在脑袋周围的骨头总称。 由23块骨头组成,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前者包括枕骨、状骨、颞骨等10块骨骼;后者包括泪骨、颧骨、犁骨等13块骨骼。
这些骨骼相互镶嵌,互相固定。有的用骨缝紧密连接,有的用软骨相连。它们的表面都有鳞片状的骨质覆盖,叫做颅顶软组织。这些骨头和颅顶软组织一起构成了保护大脑的坚硬外壳。 有大脑、小脑和神经等结构位于头颅内,有保护、支持重要器官的作用,还有保温、感受外部刺激(如听觉)以及维持体内平衡等作用。
由于颅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分布比较丰富,因此还是感觉器官(如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等)的所在地。
人的头颅的大小与个体之间有一定差异,但相差并不大。成年男子的颅平均容量为1486ml,女子为1375ml。婴儿出生时,颅较小,发育较快,一年之内可达成人状态的9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