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天气穿衣?
1、看气温 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温度值是26℃;如果气温低于26℃,建议减少衣物;如果高于26℃,可以增穿衣物,但注意不要过度保暖。 除了温度之外,大家可以看看风有多大——当风力大于3级(即阵风频率≥4/d)时,就应该考虑适当增添衣物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增减衣服的时候,别为了“保暖”而把自己裹得过于紧密,因为这样反而会妨碍人体的散热功能,使人体散热困难而导致热量聚集,更容易“中暑”! 在室外,大家还可以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穿着——如果周围环境出现“热岛效应”,则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反之,则可以少带一件衣服。
2、看体质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样的温度和环境,有的人感觉凉爽,有的人感觉炎热。这主要是因为身体素质不同引起的。在参考上述方法时,不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对于身体抵抗力差的人群来说,最好提前1~2周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
3、看部位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婴幼儿、孕妇、高龄老人等,在穿脱衣服这件事上要格外小心,因为一旦受凉很容易患感冒。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但在穿着上也有共通之处。建议大家遵循“下装比上身穿得厚”的原则,腿部和脚部的保暖工作做好,下半身就不容易受凉。 另外,对于婴幼儿来说,除了腹部要注意保暖外,头部也很重要。很多新手爸爸妈妈担心宝宝受凉,会在睡觉的时候把宝宝包裹得像一个蚕蛹一样,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的休息和健康。最佳的方法是,给宝宝戴上合适的帽子,保证头部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