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哪国发明的?
1926年,英国发起组织欧洲乒乓球锦标赛时,规定每个参赛国家只能由一名队员参加单打比赛。这样,中国队派出了只有3个单打的阵容。第一个比赛日,我国选手孙增、李丽芳分别战胜了奥地利和瑞典的选手,获得了单打冠军;第二个比赛日,中国队的许绍发战胜英格兰队的海顿·普里查德获得男单冠军,而女单冠亚军被日本队夺得。
欧洲乒坛从此多了一个新出现的强势队伍,这就是中国乒乓球队。 此后几年间,中国运动员又多次在欧锦赛中取得佳绩。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西方一些国家的乒乓运动员开始了对中国的“模仿”练习,有的甚至还来到北京,向中国的教练员、运动员请教。这其中就有日后成为世界乒乓球界传奇人物的容国团。
从那时起,中国乒乓球队开始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并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创造辉煌。 从1959年首次夺取世界冠军到1985年,中国乒乓球队一共创造了7次世乒赛团体冠军,4次奥运会团体金牌,2次世界杯团体冠军,还有无数次洲际大赛团体胜利。 这些成绩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发展基础——从1953年中国建立全国性乒乓球联赛开始,到1987年在国际乒联决定取消运动员年龄限制后,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群星璀璨: 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 这个长长的名单里的每一个人都曾在世界舞台上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其中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钢铁侠”施之皓——他曾两度离休执教,为培养中国乒乓球的新一代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他训练队员的方式很特别,每次练习结束前,总会把乒乓球丢进一个装满清水的桶里,如果球员能够击球过关,那么就可以走出训练馆;如果不能,就得留在馆里练到天黑。 “小老虎”曹燕华——她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7岁时进入上海乒乓球队。 因伤病原因,曹燕华8岁时就做了两次胃切除手术,每餐只能吃半饱。但为了坚持训练,她每次吃饭都吃得很慢,并且让自己在训练中始终处于状态。 还有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江嘉良…… 一代代优秀运动员的顽强拼搏为中国乒乓球队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也铸就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不畏强手、勇敢顽强的”中华乒乓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