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估值是市盈率么?
企业估值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两大类。 相对估值方法又分为:
1. 对比估值法(Comparative Method) 这种方法是将公司的财务数据与行业或者同类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而做出估计。它是我们最常用的估值方法,因为比较容易理解并且操作方便。但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比如难以处理存在金融负债或者是有限合伙企业的企业;同时这个方法也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选取的参照物是否适当。
2. 指数估值法(Index Valuation) 在美国,大多数的养老金和保险公司都会利用标普的500指数作为基准来给所投资的公司进行估值。这种方法在计算时不需要考虑公司层面的信息,所以也比较容易。但是该方法的缺陷也很明显,无法适用于小型的公司或是处于成长期的公司。
3. 现金流量折现法 (DCF)
4. 期权定价模型 以上是一些比较常用的估值方法。其中绝对估值法需要我们事先知道企业价值的准确数值,而相对估值法则没有这么要求。
对于风险中性的人来说,期望价值(Expected Value, EV) 就等于当前市场价格;而对于风险厌恶型的人来说,EV 则小于市场价格。只要通过市场行为观测到风险溢价,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企业价值。这也是相对估值法的理论基础。
弘景优质答主在并购交易中,一个交易的最高限价和一个交易的最低限价之间的区间就是谈判空间。卖方的最低限价,从估值模型的角度来说,是企业所有者根据一些参数计算出来的,但这些参数基本上是由卖方主导的。比如,现金流、未来收益、增长速度等等。当然,卖方还可能会参考同行业其他并购交易的价格,或对标企业IPO的价格。所有者会把自己和可比公司进行类比,在可比公司估值的基础上给自己的企业加一个溢价,这就是卖方的底价了。
卖方的底价受所有者对企业和行业的信心和预期,以及所有者对资金的需求影响。比如,如果所有者急需大量现金,急于出售,底价就会很低,因为没有谈判空间。
买方的最高限价是财务部门根据估值模型计算出来的,比如市盈率指标。但是一般来说,财务部门给定的市盈率指标不是很高,所以投资部门往往会和财务部门博弈。财务部门一般从谨慎的角度出发。买方的最高限价还和企业的并购战略、支付手段、当前的股价、内部收益率相关。
比如,一家公司的股价比较高,内部收益率很高(有实力),对所并购的企业又非常需要,急于扩大规模,那么它开出的价格就会比较高。两个企业的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之间的差异可以叫谈判空间。谈判空间存在时,并购交易有可能推进。这个并购交易的最终价格会偏向哪个价格主要看双方的实力和博弈情况而定。如果双方实力相当,那么最终成交价可能是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的均值,或者略高一点,因为谁都有点底牌,比如买方还能拖一拖你,卖方还有别人家要收购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