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包括什么? 企业生命周期(The Life Cycle of an Enterprise),又称作企业成长周期,是西方管理学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企业发育、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一个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功能、结构、资源及其配置、领导方式和管理体制不断变化,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洛克伦(Richard Locke)在1970年提出的五阶段模型是企业生命周期的代表性说法。
此后许多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这一概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伊萨克·莱斯(Isaac Lacey)于1984年提出的六阶段模型;德国弗雷堡大学的舒尔茨(A.J.Schultz)于1987年提出的三阶段模型;新加坡国立大学吴修忠博士于2001年提出的四阶段模型等。
这些学者虽然对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不尽相同,但是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即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也不是无缘无故消失的。它们如同人一样都有出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有始无终、循环往复的。
还有一些学者除了强调企业生命周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外,还进一步指出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时间特征和经营特点。他们主张针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和企业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赞同 75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7 14:05:33 第一阶段:生存、适应和形成战略阶段。企业在成立之初总是为生存而挣扎,从形成到适应环境再到最后明确战略发展方向要经历较长时间。在这个阶段如果企业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个任务,就会开始蓬勃发展。否则,就将走投无路或者丧失发展大计。
第二阶段:成长阶段。企业在第二阶段通常能获得极大发展。在这个阶段,战略的重点是解决资源从哪里来的问题,是投资于扩张还是投资于效率。许多公司在这个阶段会因为过于注重增长速度而忽略增长质量,过分地追求做大而不是做强,从而栽了跟斗。因为一个企业的资源增长速度常常会落后于增长所需要资源的增长速度。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规模已经很大,增长速度放慢,很多市场目标已经实现。因此,企业这个阶段的重点不在于做大,而在于做强。但是很多企业在这个时候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等不良症状。这时企业内部常常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在进行改革和调整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大阻碍。而且,企业在这个阶段也已经相当有名,所以在做出调整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社会舆论和员工利益的极大压力。
第四阶段:衰退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危险的阶段,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通常也是很多企业最难度过的一个阶段。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最怕的是“好日子”来了就只做“好日子”的事,“坏日子”来了就只做“坏日子”的事,没有长远的、持续的打算。因此,很多企业都在这个阶段彻底死掉了。
赞同 710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24 18: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