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不是中国功夫吗?
说到这个问题,就得说说什么是武术。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词典》里面对“武术”的定义: “武术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概念,它是人们在长期体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不断被注入新的文化内涵的体育运动。它包括技术、艺术、思想、哲学等多个领域;涵盖健身、竞技、实用等多种类型。” 那么在这个定义下,我们可以给传统武术下一个定义为: 传统武术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人民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包含搏击技战术与养生方法在内的运动体系。
这个定义里提到了三个重要的概念:文化概念——生活实践——运动体系。 武术是文化概念,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融入新元素不断进化的。因此我们会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武术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比如马王爷的《拳经》里写的拳种都是长拳、短打这些有具体形态特征的名字,到了现代却都有了新的名称和风格。又比如宋代之前没有“刀”这个器械,但有了“刀”之后,武者们开始练习“刀法”——这就是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武术来源于生活实践,这是它的重要特性之一。正因为如此,武术才有了“踢打摔拿”“拳脚兵器”“南拳北腿”等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正是因为这种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性,使得任何个人或群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发展武术。所以才有了一招鲜吃遍天的李洛能,也有了一人多高的武林高手。
最后一个重要概念,武术是个运动体系。它包含了技法、体制、教派、功法等诸多方面,虽然每个要素都有很多子项,但我们把一切可以运动的要素统称为项目,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体系的运动。这样划分是为了使武术更科学地适应发展。就像我们建了一个学校,设立了很多科目一样,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人才。
现在回过头来再来看看散打。首先散打的技战术是传统武术中较为独特的,它在继承了传统武术部分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规则和强度,形成了现在的散打。第二,散打是在体育专业人员的组织下,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项运动,它在不断地吸收其他体育项目的优点从而加以改进,同时也为传统武术在现代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载体。第三,散打是一项竞技运动,它有具体的竞赛规则,也有一整套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些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最好的技术用最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