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圣这名称五行如何?
《易经》上讲,“鼎者,圣也”,又讲“圣人之道,吾儿已知之矣!”“夫大制,莫若君臣,子母,兄弟,父子,六亲。此道,大足以守天下;小足以守其身。故曰:‘鼎者,圣也’。” 那么什么是「鼎」呢?《易·鼎》卦解释得很清楚:“鼎:元象,亨。君子以明慎行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鼎这种器具,象征着盛大、光明、亨通。身为君子的人,应该明白谨慎地做事情。
那为什么是「鼎」象征这些含义呢?因为鼎的本义就是祭祀时所用的礼器——盛放祭品的容器。所以用鼎进行祭祀,自然是一件非常「盛大」的事情。而祭祀必须是「光明」「亨通」的,否则就是「不敬」。《周礼》中讲到,天子祭祀要用「牺璧琮璜」等美玉做祭品,诸侯则只能用蚌壳做的器物。
另外,《礼记·檀弓下》中也记载,天子、诸侯、大夫的墓地分别用圆丘、方丘和特丘来表示,而且都要「广轮(圆)四井而郊;君,大夫,士墓,广轮(方)八尺,深四尺,加高其旁山垣而封焉」。意思是指天子、诸侯、大夫在举行祭祀时所站立的地方要像圆形泉水一样被抬高,还要有四方形的台阶,以示庄严虔诚。 这样的礼仪制度当然是非常「慎重」的。
除了象征意义外,古人还会根据「鼎」的形状来决定祭品的数量。《礼记·曲礼上》中说:「礼,勿坏鼎,毋覆杯。」如果祭祀时用的鼎破了,是不吉利的,需要重新再做一鼎。如果饮酒时将杯中的酒洒出来了,也是不吉利,需要再倒一杯。这是因为按照古人的观念,任何事物都是「成对出现」的。《中庸》里有「礼尚往来」的话,讲的也是这个意思。破了一对,就不能成双了,显然是不吉祥的。至于将酒杯弄翻,更是象征性地“惩罚”一下喝酒的人,让他们警醒自己不要醉醺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