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怕政府吗?
当然,而且不是一般地怕。 很多答主回答了原因,我补充个案例吧。 某央企旗下有一子公司,业务涉及多领域,有地产、有重工设备、有特种车、还有医药等等,反正就是那类综合性集团。 其中地产板块在各地都有项目,后来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各地项目都被限制。该子公司的领导就被叫去谈话了(不是最顶头的领导,中间层)。
当时和这个中层领导谈的是两个内容,一个是融资,另一个就是交土地款。因为项目是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给公司建设的,所以土增税是由地方政府征收的,要缴纳30%左右。
但是,国家出台政策,拆迁补偿不用交的土地增税啊!这个政策一出,地方政府的税务就困难了,因为很多房子都拆不掉,只能原地安置,或者少量拆迁。于是这个税收就变成了一个“政策性”收费。
面对集团的质问,这位同志非常淡定。 “不怕,我们有方案”。 “什么方案能抵免如此庞大的数目的税款?” “房产税加城镇土地使用税”。 …… 这个办法的确可以减除一部分税费,但前提是这些项目都要正常开发完成,并如期交付使用,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房票。如果项目停工,那就啥也没有了。
不过一般情况下,地方招商引资的时候都是许诺土地优惠的,既然已经承诺就不能反悔,所以即使有了这个税也不多,甚至可能还不够,还得再补地价。 所以还是政府怕企业。
市场当中有三个因素,一个是法律,一个是政府,一个是企业,政府和企业关系,我觉得政府不是来管企业的,政府是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给我们企业创造。企业做大了,政府就富了,这句话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其实政府和企业是一个共赢的关系,这一点我在各地讲的时候都讲到,而且我也是这样做的。我到一个地方我就干几件事,比如说我到北京我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想把我们的生产基地在那儿建成,因为它的软件非常好;第二个我想到那儿去干一些非常高端有挑战性的东西,比如说基础软件,比如说安全系统,这些东西在北京干。
到了四川我就干另外一个,比如说软件外包、呼叫中心,这种可以就近就业的,而且用工比较密集的这种就成都在搞。到了安徽,安徽的省委书记对我说,你在安徽搞生产。我说,我一搞生产我就不赚我几千万了,我的利润率就下来了。但是安徽有另外的条件,安徽这个条件什么条件呢?土地有,劳动力有,铁路也有,是交通枢纽,物流成本比较低。而且安徽还有水电的资源优势,所以我把我的生产基地放在了安徽。这些产品在那儿生产出来以后,然后由安徽送到全国,然后再由全国分发到各地方去。在那儿搞生产我的利润率下降了,但是我的产量提高了。那我现在在考虑什么呢?我在考虑安徽搞研发,我觉得安徽搞研发有很好的机遇。因为安徽在一些领域当中,比如说像中国科技大学,一些很高端的领域当中它还有这个实力,所以我现在开始在安徽搞研发。
所以政府和企业之间应该是这种关系,我需要什么政府给予我什么,政府有什么好的政策和资源,政府应该引导我去干这个,不应该非要去干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