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坏账率一般多少?
蒙尹最佳答案
这个没有统一标准,与行业特征、客户资质以及企业经营策略有关。 一般讲来,金融行业(如银行)坏账率会更高一些,因为其贷款组合更偏向于中小企业,客户资质相较于制造业来说会更差一些;而制造业企业由于客户相对固定,多数是下游客户,且多为央企、国企等实力较强,资信状况良好的大客户,则坏账率会比金融业要低很多。
当然,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如果某个行业或者企业的客户出现了大规模违约,那么坏账率会大幅飙升。比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很多国内银行对于欧美客户的信贷出现大面积逾期,当时国内银行整体运营都是靠政府注入的资金维持,如果出现不良贷款比例上升,则会加重政府的负担。为了应对可能的流动性短缺,国家及时出手救助银行业,给银行业注入了大量资金,才避免了商业银行体系崩溃。
所以,坏账率其实是一个综合指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绝对值的高低,只有是否超标的风险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放贷时,已经不会再依据传统的以企业资产负债率为核心的风控方法,而是通过资产净值、现金流等进行评估,重点在于审查企业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也就是说未来出现坏账的概率取决于企业的主观意愿!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趋势。
关于企业坏账率这个指标,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一个标准值的,因为不同性质的企业,坏账率都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别。不过就实际而言,一般企业的坏账率的正常水平不能超过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三这个区间。坏账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反映的是企业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可能性比例。坏账率越高,企业坏账风险就越大,那么发生坏账损失的概率也就越高。从企业实际坏账来看,主要是由于企业的销售回款制度出了问题所导致的。
坏账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企业内部外部都有可能产生坏账的因素,但究其根源,还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或财务制度出了问题。坏账问题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及时回笼,占用着企业大量的资金,影响着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长此以往,将加大企业的财务压力。因此,企业应做好坏账控制和处理工作,防止坏账的产生。企业应从以下几种途径着手去做好坏账的防控和处理:第一,加强企业信用审核制度。第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跟踪管控。第三,及时处理坏账计提和注销。第四,及时追回坏账。
最后,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更可以将目光放到国外去了解。比如,像美国这种高度市场化运作的国家,对于坏账这一指标,他们更喜欢称之为“呆账”。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企业呆账一般能控制在15%以内,其实仔细思考一下,是与我们所讲的企业坏账率在标准水平以下的范围是相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