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胶皮硬度选多少最好?

傅布双傅布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乒乓球器材的选择是个大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对技术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非常重要。 很多人问,乒乓球底板、套胶怎么选?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谈一下,如何选套胶(国狂、省狂这些特殊产品除外)! 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在正规的比赛中,是可以允许使用非主流的套胶的。 比如,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阵容中使用了世乒赛新科男单冠军王楚钦,他在与韩国选手张禹珍的比赛中,就意外的使用了39度的大维力士海绵+729高弹内能套胶。 这块套胶是90年代一款非常流行的套胶,现在则很少见到有人用了——因为其海绵稳定性一般,不容易控制,且容易掉渣。

但在比赛中用出这块套胶后,却收到了奇效----王楚钦以4比1轻取对手获得胜利! 再如,2013年巴黎世乒赛的时候,许昕与林昀儒的比赛就出现了一个奇迹…… 许昕在使用大维力士海绵+729高炮套胶的情况下,反败为胜!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许昕处在第四局6比9落后的情况下,毅然换上这块套胶,并且在接发球局迅速改变战术,采用正手大力抢拉,一举拿分,随后又以同样方式拿下两分,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大逆转!

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技术扎实,可以使用任何套胶。除非你的打法已经固定,并且有充分证据证明这种套胶适合你! 如果你的打法还没定型,或者想要尝试新的打法,那就可以随便一些。 我觉得在选择套胶时,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价格。 便宜没好货,这句话用在套胶上一点也不假。便宜的套胶,往往性能一般,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会出现老化现象。 相反,贵的套胶,在质量和性能等方面都更有保障,可以陪伴你更长的时间;

二.手感。 对于专业选手来说,一套好的套胶在手感上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多打打,感受一下。但要注意的是,打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损伤手指关节;

三.适合打法。 这个不用多说,如果自己的技术特点与套胶的特性比较吻合,那练习起来肯定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所以,千万不要盲目迷信套胶!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套胶——这一点很重要! 也许,你使用的套胶很贵,但不适合你用,那你训练起来效果就不会好。

达思妤达思妤优质答主

胶皮的硬度对于弧圈类选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对弧线的控制水平,也间接地影响着旋转和衔接的速度,所以选择好胶皮的硬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现代乒乓球主要技术风格来说,有长抽长拉的上旋类打法(日本为代表)和有以快打旋转为主的防守类打法(欧洲为代表)。对于后者来说,所选择的胶皮硬度应大一些,对上旋球的衔接速度才能上去,而对前者来说,则应选偏软一些的套胶。

之所以有以上结论,是由于这两种技术风格对旋转的侧重点所致。前者偏重于在台内生、快拉等动作中对旋转和落点的控制,所以应选用软胶皮较好的弹性来帮助完成这样的动作,使动作更加轻松而且旋转好;后者偏重于弧圈的回击,对落点的控制要求不高但要求快速连续,并且有较强击穿旋转的能力,因此只能靠胶皮偏硬而减少旋转对拍面的“下压”,使自己能够更快的借上力。

弧圈类选手中不同特点的人也应选择不同的硬度,我们根据常见的几种类型分述:

近台快攻结合弧圈型选手应选择偏软的胶皮为佳,因为他们的主要击球点在台内靠近网甚至过网区域,这个区域对旋转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而柔软的胶皮具有较好的弹性,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下网”控制落点的能力,而且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旋转,使该类动作更加稳定、轻松。另一方面,这个区域对“连续进攻”的衔接速度和“上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软胶皮能够更充分地借对方上一板球的“弹跳力”完成该类动作。

远台弧圈型选手应根据自身横板或直板的特点,横板以拉为主者选择稍硬的胶皮,使球“下网”较少而使该类选手在距离台面较远的击球区域,仍能有较强的攻击力量和旋转。因为远台动作相对离台面要远所以借力没有近台轻松,较硬的胶皮能够使他们快速“上手”,在拉弧圈中少耗一些力。直板以推为主者应选择软一些的胶皮为宜,软皮的弹性能够控制较多的旋转,而直板远台推时,击球点离身较远,不易借力,所以较软的皮更容易借上力,使动作简化,推球的旋转和进攻性更强,衔接速度也更快。

全面型选手应选择中硬度偏硬的胶皮,因为这类选手需要有较强的台内控制力(攻和搓)和较强的远台攻势,中硬度偏硬的胶皮能够满足以上要求。

以上对胶皮硬度的选择,仅供参考,重要的是多试验,找到最好的套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