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水包括几种?

许月琴许月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生克关系,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和现象。古贤根据这种规律和现象来归纳解释人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及其关系,并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这就是八字算命术的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是八字命理中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阴阳?阴阳就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相对待而存在的两种事物或状态。如高山与流水的对立统一;寒冷与炎热的对立统一等等。

五行是什么呢?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形态。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祖先对人类宇宙宏观概括而提出的理论,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说,由于木的滋生,从而有了火焰;由于火的燃烧,使温度升高,促使土壤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变成了气体,随着大气循环,这些气体又变成了雨(雪)水,降落到地面,滋润了树木,使得树木更加茂盛,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氧气;而更多的氧气又是火燃烧所必需的条件之一。这样,在自然界的循环运动中,木火了得滋润而变得茂盛兴盛,土地得以滋润而富有营养,金子得到了熔炼而更加光耀,水得到了滋润而清新明亮,而明亮的清水,又是树木生长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相生还有另一种含义,即相生也代表相资、相助。例如,以木比喻人的肝胆,以火比喻人的精神意识,以土比喻人的脾胃,三者相互资助,互相促进,以达到健康和谐的平衡状态。相反,若一个人的肝胆郁怒,则精神抑郁;而脾胃虚弱,则消化不良,饮食减少,土不足以涵木,肝郁结不舒,势必影响精神。所以中医辩证论治是十分重视五行生克的原理的。

何为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表示,高亢的金属,可以削平树木;强壮的土,可以堆积压伏树木;流动的水,可以淹灭树木;炽热的火焰,可以烧焦草木;旺盛的精神,可以抑制肝胆的冲动。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肝胆气盛,那么精神必然受到制约,否则,如果任其妄为,就会发生疾病。同样,过旺的金需要克制,否则出现“木多成林”,无立身之地;过旺的火需要制衡,否则出现“水热江潮”,造成水患;过旺的土需要调停,否则出现“金多失令”“木衰受欺”,丧失自我。

麻丽花麻丽花优质答主

五行为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整个自然界乃至人体,都可以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概括。水有能下、润下的特性,为阴气最盛之行。自然界中属于寒凉、湿润、向下、封闭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归属于水。如冬季气候寒冷,雨雪深厚,引申为人体的肾、骨、发、耳、恐、冬等,皆属于水。总之,五行之水是广义之水,而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看得见、感触得到的具体形态。

水是生命之源,有刚柔之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讲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即为水气上下相蒸之意。若云不成雨而凝结成形,则为雹、雪。故雹、雪亦由水气变化而成。刚者为气,柔者为形;气易动,形易静。故水有流动不止的特性,又有沉默无声的静寂之性。因水有流动不止之性,由上向下,奔腾向前,一泻千里,有下而不上的运动规律,故称“水曰润下,主下”。“润下”即向下润泽之意。此特性被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下行、封闭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如冬、冰、雹、寒等。

水居坎位,具有寒凉、湿润之性,有滋养、润下、清洁、下行等作用。引申于人体则有补液、养阴、滋肾、逐水、泻热、软坚、消毒等作用。

水在自然界泛滥成灾,引申于人体则指脏腑之阴过度亢盛或水液潴留而为病。《素问·至真要大论》称为“太溪流溢”。“流溢”,即满溢,象征着水液的泛滥。《素问·调经论》称为“阴气太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