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是什么五行属性?
五行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之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但是这里面的五行与我们现在说的五行并不是一回事。 《洪范》中的五行配属关系是这样: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用现在的语言描述就是: 金对应着西方和西北的乾、兑位,其性干燥; 水对应着北方和东北的坎、震位,其性温软; 木对应着东方和东南的艮、巽位,其性弯曲; 火对应着南方和西南的离、坤位,其性炎热; 土对应着中央的屯、翼位,其性干燥。
所以古代的五行和我们现在的五行虽然名称相同,但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我们现在讲的五行属于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来源于古代道家关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这一系统是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推导万物关系的。 什么是相生相克呢? 生就是生长、兴旺的意思。克就是战胜、挫败的意思。
五行相生,即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物降一物”,代表的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代表的是一种胜负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古人用阴阳五行的道理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所以我们现在用阴阳五行来概括一切事物的本质也是非常合适的。
比如我们谈到一个人的命运时经常说这个命运是“五行俱全”的,这个五行俱全其实不是指身体的五个脏器,而是指人生的五种缘分,或者是五种运势(行运)都齐备(全)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命硬”(命里有金)、“命薄”(命里缺水)等等。这些五行其实指的就是人生运势,或者说是指各种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