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该怎么投资?
先谈结论,在中国现在这个时点,最合理财经观念的资产配置是:70%的家庭财富用于购置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实物资产(房产、金融资产等);30%的家庭财富购买金融产品(股票基金等)。
为什么是70/30呢? 因为从历史经验数据看,在通货膨胀率高企的情况下,现金和存款利率是无法很好地抵御通胀的,因为“钱永远不是我们唯一的资产”;而债券类资产虽然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但回报率和预期风险水平都难以让人满意;房地产在经济下行时期表现较好,但上涨空间受到政策严格限制。 只有股市具备高弹性,与房市相比,长期收益率明显更高,且风险也更容易被分散——这恰恰与房屋这种单一标的不同,更符合现代财富管理的理念。但是短期来看,A股波动率大,非理性情绪容易蔓延,加之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排除会有更大跌幅出现,因此建议持股比例不宜过高。
当然,这个配置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可根据人生阶段和人生目标及时调整。例如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可考虑将更多资金配置于股票这类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潜力的资产上以获取更高的回报率,而人到中年以后,应逐步增加对不动产和稳健金融资产的配置比重。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由于收入一般,积蓄较难积累,而且背负着较大的车贷房贷等还款压力,不宜激进投资。最好的方式还是进行“固收+”——即80%的资金购买低风险、低波动的资产,20%的资金购买风险资产。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追求稳定的财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