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不断下降的原因?
国际环境:美联储加息,美元流动性紧张。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危机,中国央行必须降息以释放流动性。 国内经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融资困难。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资本充足率下降,需要降息刺激信贷需求来缓解流动性压力。
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支出大于收入,入不敷出,依赖土地和货币政策的宽松来维系运转,央行降息以配合财政的融资需求。 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三辆马车拖动GDP的增长,如今只有出口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投资、消费两驾马车都在下滑,为了刺激消费、投资,央行降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民众生活成本,鼓励居民借贷消费和投资。 中国在国际上处于逆差状态,外汇储备雄厚,目前又有较大的贸易顺差,因此保持汇率稳定就有助于提高出口额和外汇储备,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要承担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因为人民币贬值有助于进口贸易,减少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但会影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导致热钱流出。 所以,从当前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现状来看,人民币仍有下跌的压力,但幅度可能不会太大,在15%-20%之间,毕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元加息的预期有可能落空,而欧洲很可能再次陷入债务危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不下,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各国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不得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中国保持汇率稳定,极有可能面临输入性通胀,适度调整汇率,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是有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尽管国际环境多变,但是我国经济的自主性正在逐步增强,我们可以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内需,振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