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粉要进口吗?
1、中国面粉需要从外国进口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每年都需要从外部购买大量的粮食和农产品。 根据统计,2018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创纪录的1.1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364.9万吨,增幅为0.3%。其中大豆、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进口量分别达到了7913.8万吨、392.6万吨和775.9万吨;而大米和面粉的出口量分别为298.9万吨和148.5万吨。
虽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左右,人均耕地面积仅约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利用耕地的数量还在不断减少。 受到气候的影响,我国部分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去年我国就遭遇了60年不遇的寒冬,造成北方部分地区菜价飞涨;今年又遇到台风“利奇马”,对华东地区的农作物造成较大损失。而在国际市场上,由于美国等国家的政策调整,国外大豆、玉米和小麦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为了不影响国内粮食的安全供给,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控价格,除了取消稻谷和小麦的低报价外,还增加了进口配额。据有关部门预测,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国内需求的增长,未来几年我国粮食的进口力度会不断加大。 除供应充足以外,进口粮食还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受自然灾害和国际环境影响,国际上部分商品的期货价格出现过大幅波动,如果这些商品是我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则势必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较大的冲击。为此,保持进口渠道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如何控制粮食进口量 目前来看,我国粮食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和巴西两大贸易伙伴,两国加起来占据了我国粮食外贸总额的80%以上。不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周边国家例如缅甸、越南等的粮食产量将会得到改善,预计会在未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品种上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进口将以玉米和大豆为主。因为目前我国东北三省的玉米库存已经下降了20%多,而华北地区的小麦以及南方地区的稻米库存却处在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为了保证供需平衡,需要增加玉米的进口。考虑到未来食用油的需求增长,也需要大量进口大豆,用于生产豆油和豆粕。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更有效地控制粮食进口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向澳大利亚学习。作为世界上进口数量最大的煤炭国家,近年来中国在进口煤炭的质量和数量上实施了更加精准的控制措施。比如,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有选择性地进口不同质量的煤炭;或者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把质量标准细化到每一个指标,一旦某项指标达不到要求,那么生产商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在今后引进粮食时借鉴和学习。